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河南省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内科,河南 开封 475100

中图分类号:

R541.6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分析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行静脉注射呋塞米并作为A组,另105例行输液泵连续输注并作为B组,分析组间疗效;另按照是否出现预后不佳分为预后不佳组(43例)与预后良好组(167例)。对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相较于A组(65.71%),B组的总有效率(82.86%)处于更高水平;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出现预后不佳情况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心功能分级为Ⅳ级、下肢水肿、LVEF低、NT-proBNP水平高(O^R=1.093、1.080、1.096、2.351、1.084,P<0.05)结论 以输液泵连续输注呋塞米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为显著,另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心功能分级为Ⅳ级、下肢水肿、LVEF低、NT-proBNP水平高,临床可据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病情,进而促进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彭照飞,宗鸽.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4,(11):111-11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12-04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2-19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