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与头部MRI灌注成像对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的价值对比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放射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分析双源CT (DSCT)与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灌注成像对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PBT)的价值对比。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断的63例疑似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分为DSCT组(实验组),头部MRI灌注成像组(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度和图像特征。结果 实验组诊断符合星形细胞瘤34例(53.97%),脑膜瘤14例(22.22%),室管膜肿瘤4例(6.35%),髓母细胞瘤4例(6.35%),对照组诊断符合星形细胞瘤30例(47.62%),脑膜瘤10例(15.87%),室管膜肿瘤4例(6.35%),髓母细胞瘤2例(3.17%)。实验组<2 cm的病灶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检测2~4 cm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检测的图像表现差异较大:(1)星形细胞瘤:实验组呈现低密度病灶,边界多数清晰,对照组检查边缘不清晰,多囊变、坏死。(2)脑膜瘤:实验组平扫为高密度分布,少数等密度,出血、坏死、囊变较少,对照组扫描后内部信号不均匀,血管丰富。(3)室管膜肿瘤:实验组平扫呈现等密度、混杂密度肿块,对照组扫描可见肿块影。(4)髓母细胞瘤:实验组可见低密度圆形肿瘤,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DSCT对PB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高于MRI灌注成像,更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对颅内多种肿瘤进行鉴别。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宪莉;肖新广;谷梅兰;李润华;邢威;.双源CT与头部MRI灌注成像对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的价值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2023,(01):19-2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09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