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监护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加速康复外科(ERAS)提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在亚重症科室,常规术后监护时长一般不超过24 h,而患者解除常规监护后下床活动是否存在风险尚无定论。通过统计患者术后长时间生命体征异常报警的分布情况,研究使用可穿戴监护延长监护时间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风险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使用可穿戴监护的62例消化外科术后患者自术后到出院真实的3 327次生理异常报警,对报警的种类、时间分布和患者分布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人均每小时生理报警在0~24 h和24~48 h内分别为0.91次和1.22次,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 h内为0.36次,与前两者时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48 h内的血氧、心率、血压、恶性心律失常人均报警数量分别占72 h内人均报警总数的45.12%,70.34%,39.25%,37.62%。结论 早期下床活动的患者在24~48 h内仍存在与常规监护24 h内相似的临床风险。可穿戴监护可在患者下床活动的过程中,持续地对48 h内或更长时间范围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监测。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金星亮;刘三超;颜浓;何先梁;麻玉梅;罗汉源;秦杰;杨崟冰;.可穿戴监护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22,(12):55-6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09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