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血浆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其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初至2019年12月底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胃肠外科的366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术后进行了定期的随访,术后1年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2年及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直至患者出现死亡或者失访,得到患者的总生存期(OS)。整合收集患者的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值,应用SPSS 22.0计算其ROC曲线,得出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值),同时定义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AlB-Fib)联合评分:0分=高白蛋白及低纤维蛋白原;2分=低白蛋白及高纤维蛋白原;1分=低白蛋白及低纤维蛋白原或高白蛋白及高纤维蛋白原。分析Alb、Fib及Alb-Fib评分与患者收集的其他临床资料间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制作生存曲线,其检验法为Log-rank检验;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1)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是39.95 g/L,纤维蛋白原的最佳截断值为4.155 g/L。(2)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及肿瘤大小与其术前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TNM分期与其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具有相关性;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肿瘤浸润深度与其Alb-Fib评分具有相关性。(3)术前低白蛋白水平及高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短。(4)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否神经侵犯、是否脉管癌栓、白蛋白水平、纤维蛋白原以及Alb-Fib评分是结直肠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Alb-Fib评分、淋巴结转移及是否癌栓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低血浆白蛋白、高纤维蛋白原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情况较差;AlbFib评分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