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visfatin、sVCAM-1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关系
作者: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心内科;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sVCAM-1)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收治的1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PCI治疗,PCI后均接受6个月随访,记录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并分组,询问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visfatin、sVCAM-1水平,分析血清visfatin、sVCAM-1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PCI后随访6个月,1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后不良38例,占比26.03%;预后不良组血清visfatin、sV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visfatin、sVCAM-1过表达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治疗预后不良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血清visfatin、s VCAM-1单独及联合预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治疗预后不良的AUC均>0.70,其中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visfatin、sVCAM-1过表达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治疗预后不良存在一定联系。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崔茵茵;.血清visfatin、sVCAM-1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学工程,2022,(07):44-4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09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