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外侧L形入路和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河南省虞城县人民医院骨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比较传统外侧L形入路和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河南省虞城县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10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侧L形入路切开内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并发症情况。依据术后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年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主要指标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 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复位不充分、骨不连、畸形愈合和固定失败等不良事件发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优良率低于试验组(76.9%vs. 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并发症均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与术前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术后1年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试验组优良率为80%,对照组优良率为76.9%(P>0.05)。结论 传统外侧L形入路和跗骨窦入路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跗骨窦入路治疗患者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威;陈立军;胡佳佳;.传统外侧L形入路和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22,(04):137-13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09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