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南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阳市口腔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恒牙龋病患儿临床资料作为龋病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80例口腔健康儿童检查资料作为非龋病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龋病组刷牙的频率1次/d、每次刷牙时间<2 min、每周睡前进食≥3次、每周进食糖果≥4次、每周饮用碳酸饮料≥3次、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儿占比(30.00%、75.00%、55.00%、50.00%、65.00%、55.00%)高于非龋病组(8.75%、50.00%、28.75%、26.25%、38.75%、31.25%,P<0.05),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学校开展口腔健康讲座患儿占比(45.00%、80.00%)低于非龋病组(73.75%、96.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的频率1次/d、每次刷牙时间<2 min、每周睡前进食≥3次、每周进食糖果≥4次、每周饮用碳酸饮料≥3次、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均为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2、2.032、2.000、2.333、2.277、2.425, P<0.05),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学校开展口腔健康讲座为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O^R=2.000、2.092, P<0.05)。结论 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刷牙的频率1次/d、每次刷牙时间<2 min、每周睡前进食≥3次、每周进食糖果≥4次、每周饮用碳酸饮料≥3次、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而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学校开展口腔健康讲座为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口腔门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儿童进行针对性干预,降低其恒牙龋病发生的风险。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庞爽;.儿童恒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2,(03):107-10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09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