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治疗对其血清SIRT1、CRP水平的影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治疗对其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拟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NEC早产儿中抽取70例实施研究,经Bell分期均为Ⅰ级~ⅢA级,施行诸如禁食、抗感染及胃肠减压等基础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作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于基础治疗上辅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转归。结果观察组腹胀消退时间、肠内营养恢复时间及大便缓和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经治疗,观察组SIRT1水平较对照组更高,CRP、IL-10水平则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2.86%(P<0.05);于90 d后随访发现,对照组有1例进展至晚期,予以肠造瘘吻合术抢救后,仍因小肠广泛坏死,最终救治无效死亡。结论 NEC早产儿施以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减少,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且预后转归表现良好,可作应用推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杨淑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治疗对其血清SIRT1、CRP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1,(11):116-11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09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