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重症监护室;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观察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患儿经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状况,并分析口腔真菌感染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减少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PICU收治的91例经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病原学检查评估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情况,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1例患儿中,有14例在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5.38%;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5例(35.71%),假丝酵母菌感染4例(28.57%),曲霉菌感染3例(21.43%),2例其他(14.29%);初步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基线资料后,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行单项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雾化吸入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高均是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1, P<0.05)。结论 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存在口腔真菌感染风险,可能受雾化吸入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及血清PCT水平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感染风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程君;. PICU患儿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1,(10):32-3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0-09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