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I检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IMT的价值分析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82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高血压测量结果分为正常组25例、增厚组43例和斑块组14例;根据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水平,以9.57作为临界值,分为低动态血压变异性组42例(7.02~9.57)和高动态血压变异性组40例(9.57~14.29)。比较不同IMT组血压变异指数差异;不同动态血压变异性组IMT差异。结果增厚组与斑块组24 hDBP、24 h SBP、dDBP、dSBP、nDBP及nSBP等动态血压水平高于正常组,且斑块组高于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厚组与斑块组24 hSBPV、24 hDBPV、dSBPV、dDBPV、nSBPV及nDBPV等动脉血压变异水平高于正常组,且斑块组高于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动态血压变异性组左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右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侧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右侧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低动态血压变异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CDFI检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IMT可对动态血压变异性指数进行有效评价。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朱丹丹;. CDFI检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IMT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0,(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