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经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T2期膀胱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观察长期随访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膀胱癌患者共42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传统术式) 20例和观察组(改良术式) 22例,对照组在切除膀胱时进行直肠子宫平面分离,依次离断膀胱侧蒂、子宫主韧带、尿道,切除子宫、阴道前臂,之后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在游离输尿管后进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离膀胱子宫平面,进行阴道前壁暴露,显露膀胱颈切除膀胱,切断阴道侧壁及后壁。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及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期间的3年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经多因素分析T2期膀胱癌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对照组死亡人数为7例,OS为65.00%(13/20),DFS为55.00%(11/20),观察组死亡人数为7例,OS为68.18%(15/22),DFS为59.09%(13/22),两组患者的OS和DF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结果表明肿瘤多发(HR=0.242, 95%CI=0.104~0.864, P=0.006)、肿瘤直径≥5 cm (HR=0.345, 95%CI=0.761~0.976, P=0.020)为预测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改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女性T2期膀胱癌患者较传统腹腔镜术式治疗的术中出血率及输血率较低,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而针对患者随访的预后情况分析,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