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均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治疗标准,且成功完成CRT植入,并在术后实施为期12个月(截止至2019年3月)的随访调查。观察术前3 d、术后6个月及治疗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右心室射血前时间差(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时间延迟(SPWM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T (hs-TnT)、心功能分级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术后LVEF、LVEDD、IVMD及SPWMD指标改善均优于术前(P <0.05);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术后NT-proBNT、hs-CRP及hs-TnT指标改善均优于术前(P <0.05);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术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改善均优于术前(P <0.05)。结论 CRT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且左心室功能均优于治疗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杨文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9,(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