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通气模式运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与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气管插管拔出成功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NICU收治的1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于拔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NCPAP组与NIPPV组,每组各70例,两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观察记录两组1周内的拔管成功率以及无创通气初次以及24 h后的血气值,并比较两组3级以上脑室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NIPPV组的1周内拔管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初次及24 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的BPD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IVH、ROP、PDA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PAP模式比较,NIPPV模式治疗NICU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有利于提高气管拔管成功率与降低BPD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翟炳辉;.不同通气模式运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