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梅毒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快速血清反应(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FQ-PCR诊断梅毒的相关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的70例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学试验确诊的70例梅毒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接收的20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RPR、TP-ELISA和FQ-PCR 3种检测方式,比较3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90例研究对象,RPR法检测出阳性49例,TP-ELISA法52例,FQ-PCR法测出阳性65例。FQ-PCR检测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9%、95.0%、98.5%、79.2%和93.3%,RPR分别为70.0%、30.0%、77.8%、22.2%和61.1%,TP-ELISA分别为74.3%、45.0%、82.5%、33.3%和67.8%,FQ-PCR显著高于RPR与TP-ELISA(P <0.05)。结论应用FQ-PCR检测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晓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梅毒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9,(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