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分子标志物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中国每年有较高的胃癌发病率。由于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阶段无明显特异症状,许多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该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明确诊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总生存率的关键。目前胃癌诊断主要靠内镜、组织活检、影像学方法。实验室传统肿瘤标志物只能发挥辅助参考价值,用于胃癌的疾病筛查、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等,特异性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端粒酶、抑癌基因、长非编码RNA、微小RNA等新型分子标志物在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得到不断的揭示,很多分子标志物已被证实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癌症的高位预警、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主要胃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做一综述介绍。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丽敏;刘险峰;孙鲁山;王虎明;.胃癌分子标志物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8,(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