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与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2例,均行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8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有子宫内膜病变74例,其中,子宫内膜增生39例、子宫内膜息肉18例、黏膜下肌瘤13例和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超声检出子宫内膜增生符合率为92.31%(36/39),高于经腹超声检出的71.79(28/39)(χ~2=5.571,P=0.018);经阴道超声检出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72.22%(13/18)、92.31%(12/13)和100%(4/4),略高于经腹超声检出的61.11%(11/18)、76.92%(10/13)和50.00%(2/4)(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中,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显示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吸收及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情况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宫腔积液情况略高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明显优于经腹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资料。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尚小梅;.经阴道与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8,(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