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瓣环成形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观察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究人工瓣环成形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C"型人工硬环成型组(A组)和改良De Vega组(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等指标;术后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三尖瓣反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LVEF、PASP和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三尖瓣反流情况均有显著改善,A组患者术后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PASP和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LVEF水平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在术后随访的3年时间内,A组出现3例反流患者,反流量为(8.64±1.51)ml;B组出现4例反流患者,反流量为(12.21±2.04)ml;A组患者术后反流量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其中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锐;王湘;杨晓涵;于洪涛;李刚;杨建安;.人工瓣环成形术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8,(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