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随着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直肠癌患者有机会保留肛门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是,高达90%以上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直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便频、便急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在低位前切除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症状更严重,这些临床症状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因对于保肛手术的认识不足,时至今日对于LARS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综述主要对LARS的诊断、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开展讨论。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徐文忠;李辉;孔令媛;胡波;张开晓;刘洋;凌宝存;.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7,(1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