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在1971年首先被提出[1],主要是指由于剧烈运动后肌纤维崩解断裂从而导致肌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液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以肌肉肿痛、全身乏力、排酱油色尿及血中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严重的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可以并发急性肾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此病临床较少见,需要早期诊断且及时治疗。现报道运动
黄宇;贺王伟;黄峥嵘;.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2例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