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盆底超声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究采用盆底超声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80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其中,45例压力性尿失禁(SUI组),35例盆腔器官脱垂(POP组),另选3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非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3组均经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在缩肛、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形态改变,并测量参数。结果在缩肛状态下,POP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M)为(5.87±0.64)cm,肛提肌裂孔面积(A)为(18.06±3.06)cm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状态下,SUI组M、肛提肌裂孔横径(N)、A、肛提肌左右支夹角(γ)分别为(6.15±0.76)cm、(5.03±0.88)cm、(16.31±5.68)cm2、(69.93±7.72)°,POP组M、N、A、γ分别为(6.05±0.79)cm、(4.99±0.79)cm、(16.41±5.71)cm2、(68.92±8.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lsalva状态下,SUI组M为(6.12±0.53)cm,POP组M、A、γ分别为(6.37±0.63)cm、(23.29±6.02)cm2、(78.01±9.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清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以利于疾病预防治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罗四保;彭玉;吴一彬;.应用盆底超声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