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量CT全肝灌注成像在肝硬化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双能量CT全肝灌注成像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价值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科80例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硬化组,80例患者的Child-Pugh分级:A级33例、B级31例、C级16例。选取80例无肝硬化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通过双能量CT进行GSI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硬化组与对照组的肝脏情况,采用碘帕醇作为增强剂,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血流量(THBF)。对比不同分级的患者肝左叶、右叶、尾状叶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门脉主干的静脉期化标准化碘浓度。结果根据双能量CT的检查结果可知,硬化组患者的HAP为(0.83±0.31)m L/(min·ml)明显高于健康组的(0.21±0.08)m L/(min·ml),而PVP和THBF则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的动脉期碘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的门静脉主干的碘浓度比有明显变化,A级高、C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能量CT全肝灌注在诊断肝硬化中具有一定优势,且能通过多点多参数分析帮助临床医生对肝硬化的程度进行判断,有助于下一步的治疗。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江国银;王成恩;冯飞;邓乾华;胡小红;周雯;成官迅;.双能量CT全肝灌注成像在肝硬化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1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