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黏液分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观察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使用在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蛋白分泌中的产生作用。方法使用内毒素制备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组三组,使用ELLSA方法对各组的大鼠用药之后的中耳积液中水通道的蛋白与黏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统计,通过HE染色体对三组当中的中耳黏膜病理性程度变化进行观察,分别使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等方法对三组的大鼠中耳黏膜之中的中水通道蛋白、黏蛋白以及三叶因子表达式做统计。结果模型组的AQP1蛋白与m RNA表达量相比正常对照组明显耕地,经过BPI治疗后,AQP1表达程度得到显著上升,而AQP4、MUC5B、MUC5AC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 AQP1、AQP4、MUC5B、MUC5AC等在分泌性中耳炎病变程度中作用明显,BPI能够切实提升AQP1,对控制AQP4和MUC5B、MUC5AC的分泌表达有突出作用,显示BPI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海亮;严丽英;.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黏液分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5,(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