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剂量25 mg/d米非司酮给予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采用口服剂量12.5 mg/d米非司酮给予治疗,观察比较两个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差异和用药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FSH、LH、E2、P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率为6.67%(3例),对照组为22.22%(1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剂量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和高剂量给药基本相同,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率低,相对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蔡冬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10490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