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通过快速血清反应(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比较,探究FQ-PCR诊断梅毒的相关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70例,同时给予RPR、TP-ELISA和FQ-PCR三种检测方式,观察不同检测手段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FQ-PCR阳性率相比于RPR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P<0.05);FQ-PCR阳性率和TP-ELISA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结论选择FQ-PCR方法测定Tp-DNA水平,有助于梅毒的确诊,效果优于RPR和TP-ELISA,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燕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