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A125检测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评价中的临床意义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宿迁市东方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74例,女26例,年龄28~65岁,平均(45±7.8)岁,均为乙型肝炎后出现肝硬化,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为42例,B级38例,C级20例;另将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2岁,平均平均(43±6.5)岁。通过ELISA法来测定血清中CA125浓度,分析其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A125浓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A125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CA125浓度可用于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潘晴;.血清CA125检测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评价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