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实施“快通道”麻醉的应用体会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探讨瑞芬太尼用OPCAB"快通道"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OPCAB患者20例,ASA II-III级,男16例,女4例,年龄40~64岁,体重52~78 kg,搭桥2~3支。根据术中所用麻醉性镇痛药种类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10例)和瑞芬太尼组(R组,10例)。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体重、EF值、手术时间和冠脉搭桥支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拔管和ICU停留时间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组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可满足术后早清醒、早拔管,缩短ICU停留时间,在OPCAB"快通道"麻醉的中具有明显优势。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孙广平;蒋爱琼;.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实施“快通道”麻醉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3,(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