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丙型肝炎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HCV患者与同期在我局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中,各抽取90例,分为HCV组(A组)与正常对照组(B组)。对每一组样本,分别采用FQ-PCR和ELISA法,进行HCV-RNA和抗-HCV检测。结果 A组90例HC患者中,FQ-PCR和ELlSA分别检出阳性82例和73例,阳性率分别为91.1%和81.1%;B组90例健康对照组样本中,FQ-PCR和ELISA分别检出阴性90例和87例,阴性率分别为100%和96.7%。结论在检测HCV方面,FQ-PCR比ELISA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但ELISA也有操作简便,费用与耗时均较低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可考虑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提高了出入境人员和患者HCV的诊断准确率的同时,又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汪圣强;穆会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丙型肝炎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1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22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10692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