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探讨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间收治青光眼患者186例共247只眼,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情况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186例247只眼,其中出现术后浅前房形成共57只眼,发生率为23.07%,其中小梁切除术13.26%(13/98),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31.62%(37/117),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治疗21.87%(7/32)。最常见的原因是滤过过强38.60%(22/57),其次还有脉络膜脱离31.58%(18/57),结膜瓣渗漏29.82%(17/57)等。其中只有6只眼需要行手术治疗,其余51只眼(89.47%)行保守治疗后均形成前房。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最常见于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以及结膜瓣渗漏等。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术后发生浅前房几率明显升高。大部分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郑承华;.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探讨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