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例胎盘部位超常反应的meta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总结1991至2011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诊治的胎盘部位超常反应(EP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发病规律及诊治策略。方法分别以胎盘部位超常反应和"exaggerated placental site"作为检索词,检索1991至2011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的34例EPS,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为19~55岁,中位年龄36岁;临床表现以分娩或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约占报道病例的97.64%;病理检查见以中间型为主的滋养细胞向蜕膜及平滑肌层浸润,不破坏原有组织结构,并保留部分胎盘床特点;该病无法在产前、产时诊断,均依靠病理确诊;治疗方式上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结论在临床上,应高度警惕EPS,必要时切除子宫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如出血不多,可行刮宫或宫腔镜探查术处理病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子宫切除。术后标本需及时送病理以明确诊断。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侯锐;姜罗;张淑兰;林蓓;.127例胎盘部位超常反应的meta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