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6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40~60mmHg)患者根据其PCT水平分为A、B、C三组,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和治疗后稳定期的PCT、肺动脉收缩压(PASP),同时进行改善率的分析。结果 56例AECOPD合并PH患者在治疗后,血清PCT、PASP均较急性加重期有所改善(P<0.05)。其中C组的PCT、PASP改善率与A、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并PH的患者中,血清PCT水平高低不但与机体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其还可以作为监测以细菌感染为诱因的AECOPD合并PH病情变化的指标。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洪燕;胡志雄;周海英;.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