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远隔部位损害机制的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小脑皮质BDNF的表达情况,探讨脑梗塞后远隔部位的损伤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每组再随机分为1d、3d、5d、7d和10d五个不同的亚组;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应用HE染色方法观察小脑皮质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脑皮质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HE染色未见小脑皮质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MCAO后,1d、10d组小脑皮质BDNF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3d、5d、7d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梗死灶远隔部位的损伤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障碍有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洁;车玉琴;.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远隔部位损害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