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TER监测室性早博3027例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室性早博的数量及形态。方法按年龄段统计室性早博的数量及形态。结果 (1)>750个/24H:~30岁组占45%,76岁~组占41%,31~75岁组占22%,与前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31~50岁组与51~75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3000个/24H:~30岁组占30%,76岁~组19%,31~50岁组占9%,51~75岁组占8%,前两组与后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31~50岁组与51~75岁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形态:(1)~30岁组成对及阵发室速、并行心律多见,其它形态少见。成对室早与其他两组比较最多(P<0.01),阵发室速与其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0组和76岁~组两组间各种形态室早无明显差异(P>0.05)。室性并行心律以~30岁组最多见(P<0.05)。结论~30岁组、76岁~组高频室早的发生率高与31~75岁组。室早形态以单个室早最多,其次是成对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二联律,室性过早多源,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行的节奏,融合室内波,RonT,位间室早很少。~30岁组成对室早和并行心律比其他两组多,而其他类型室早则以30~岁组为多。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红叶;. HOLTER监测室性早博3027例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