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女子每于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发生小腹部疼痛,甚或痛引腰骶,重则剧痛难忍者,称为痛经。本病发生的机理是素体精亏血少或邪气内状,每当经行前后血液由满而溢,冲任、胞宫生理变化急骤,加重了原有的虚损或阻滞,使虚者更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使实者更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1],而导致痛经。其病因主要是气血瘀滞,寒湿凝滞。肝郁湿热,气血亏损及肝肾亏损。
刘婵秀;.痛经的中医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