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多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多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9年12月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48例。病例选择标准: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实验期间均未接受氩氦刀以外的其他治疗。氩氦刀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月收集标本,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l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包括糖原199(CAl99)、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原242(CA242)、铁蛋白(Ferritin)、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糖原l25(CAl25)、人生长激素(HGH)及糖原l53(CAl53)。结果氩氦刀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CA199、CA125、CAl53、CA242及Ferritin的数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AFP、NSE、β-HCG、f-PSA、PSA及HGH的数值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后可以下调多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有效监控氩氦刀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卢宁;贺江虹;黄建国;王勇强;董雅璐;赵晓伟;陈帆;李娜;.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多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0,(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