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瘤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评价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全组13(男5,女8)例,年龄10~54(27.6±15.3)岁。经临床、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为ASA并发继发孔型ASD。TTE检查ASA均膨入右心房,ASD最大直径10~27(17.4±6.5)mm。其中单孔ASD8例,多孔ASD5例,孔间距离1~7mm者4例,9mm者1例。结果13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所用封堵器的直径为16~38(24.3±8.2)mm。5例多孔ASD,有4例置入1个封堵器直接封堵多个缺损孔,1例(两个缺损孔之间距离为9mm)分别用20mm和16mm两个封堵器封堵。术后即刻TTE检查显示13例均获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3~6个月复查11例(84.6%)心脏大小恢复正常,2例(15.4%)心脏不同程度的缩小,无封堵器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ASD是可行、安全的,可以获得良好的封堵效果。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晓彬;蒲晓群;郑昭芬;谢秀梅;杨天仑;李传昶;邓金华;孟霜媛;.房间隔瘤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07,(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