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病理报告及时性的多因素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回顾性调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理科病理报告的及时性,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进病理科质量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原则,从2000~2004年5年中,各随机抽取1个月的病理样本共10275例,其中活检标本4672例,手术标本5603例(其中包含4537例常规手术标本和1066例冰冻切片标本)。分别统计3类标本从接收到签发报告的时间,并分析延迟报告的常见原因。结果4672例活检标本中,72h以内发报告者4354例,占93.32%;318例延迟报告,占6.78%。4537例手术标本中,96h内发出报告者4267例,占94.04%,270例延迟报告,占5.96%。活检标本延迟报告的科内和科外因素分别为80.53(%256例)和19.52(%62例),手术大标本分别为76.67(%207例)和23.33(%63例)。活检标本与手术标本延迟报告的原因相似,以科内因素为主:包括免疫组化染色,补充取材,疑难病例全科讨论会诊,骨组织脱钙等等。冰冻切片标本30min内发报告率占87.14%,30min后发报告者占9.75%,对术中难以确定良恶性及制片困难等原因,需待常规石蜡切片确诊的病例视为延迟报告,延迟报告者占3.26%,报告时间与送检组织的大小、数量、质地和疑难度等因素有关。结论该科95%的病理报告可按时发出,超过国际标准。病理报告延迟的原因有科内和科外两类,只有在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和有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质量。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尹红玲;金鸥;刘保安;.影响病理报告及时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06,(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4-01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医学工程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员登录